上星期意外地兩度出遊克羅地亞鄉間。第一次算是有計劃的行程,因為與友人行山去。第二次完全是突然起行,因為與老公的親戚回鄉出席喪禮。
喜愛行山的朋友在克羅地亞可能會樂不思蜀。很多遊人通常先想起著名的國家公園。Dalmatia省內其實還有不少由千多米至三千多米的山嶺,是當地人行山的勝地。友人今次提議前往Sutina自然保護區。Sutina是Cetina的支流,保護區包括Sutina的上游地帶。105公里長的Cetina是省內一條主要河流,流經Sinj,並滋養附近的農田腹地。流進亞得里亞海之前一站是以Klapa Festival聞名全國的Omiš。
2000年成為自然保護區的Sutina給我第一個驚喜是附有英語的簡介牌。河谷兩岸主要是落葉樹林。所以我們到達之時仍是遍地黃葉。在Sutina行山是名副其實「行山」,我們若非走過石澗淺水便是上坡落斜。某些濕滑泥濘之地可致我們滾下山坡。Sutina另一有趣的景觀是人造的小水柱。水從河邊輕輕向上噴射,在空中畫出一道道幼細的弧線。七條半拱形的小水柱不停灑在河面並泛起陣陣漣綺。途中遇到的當地人告訴我們,遊Sutina最佳的季節是春末至夏初。整個河谷到時會換上濃密翠綠的新衣。
至於舉行葬禮的Bajagić,離Split約45公里, 隣近Sinj, 也屬Cetina流域。Bajagić由至少卅多條村落組成。同姓的宗親聚居同一村莊。不同姓氏的村民親姻關係稍疏。Bajagić的情況其實與中國農村大同小異。與我們同行的親戚及仙遊的老伯其實與老公分屬不同姓氏的村落。但Bajagić所有村民不分姓氏皆有出席葬禮。這大概就是農村社群的人情味。
喪禮採用天主教儀式。彌撒之前,所有村民先到擺放棺木的小聖堂向亡者的家人致以慰問。我置身其中雖然有點奇怪,但老公同姓與不同姓的親戚其實相當友善。在村口的教堂完成彌撒之後,遺體隨即被移送到教堂外的墓地入土為安。神父在墳前快完成所有儀式之際,陣陣雪花從教堂的後山吹遍墓地。那天雖然寒風剌骨但天朗氣清。飄雪的時候, Bajagić的農田房舍仍沐浴於昏黃的餘暉中。
農民以勞力換取生活,那無疑是辛苦之道。但城市人的生活質素是不是一定較好?老公親戚所住的平房沒有豪華大堂或會所,實用面積至少六百至七百平方尺,且光猛通爽。基本設備─焗爐、抽油煙機、暖爐、熱水爐、電視機等一應俱全。比較原始的大概是那個燒柴的爐灶。但正因這個爐灶,我們才得見炊煙裊裊的情景。老公親戚的飯桌上不會見到特級美食,但自給自足的他們不缺麵包、蔬果、肉食和咖啡,還有克羅地亞人至愛的葡萄酒。
我常聽別人說「簡單就是美」、「少即是多」, 鄉間的生活大概是最佳反映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