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2日 星期日

旅行教曉我的課堂(一)

這個系列的題目並非「旅行教曉我的X堂課」,因為我確實不知道有幾多堂課可以一直寫下去;我也十分有興趣想知道答案。


至於旅行教曉我的第一堂課必定是敢於去想。如果你像我一樣,自小便想看一看香港以外的世界,父母又沒有資源讓你每年去一次旅行的話,敢於去想望旅行的日子變得更加重要。

新世代比較幸運,不少香港的父母有財力帶孩子不時外遊。旅行對他們來說並不需要想望。但我反而喜歡、享受想望甚至渴望的過程。當父母祇要打開錢包或者拿出信用卡便解決了一個想望,我們何來會有渴望呢?有的都祇是慾望。而我們最早學會的解決問題方法是怎樣使父母打開錢包或拿出信用卡。若這一招一直管用的話,有惰性的人是不會尋求其他出路。渴望之所以是渴望全因沒有神仙棒给我們即時的滿足。隨着時間一天一天過去,若這份想望有增無減的話,我們終有一天要以自己的辦法有所行動。

所以渴望的過程同時是一個精鍊想望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解困的過程。即使旁人至親沒有過問自己的渴望,內心那把聲音也會不時冒出來試探一下自己所謂的渴望是不是曇花一現或順口開河。經過多年的去蕪存菁之後我們會了解自己真正所想。

最怕反而是心中一無所想。科技進步帶來的方便生活或經濟成長伴隨的消費文化使我們不需太花心思,甚至不必動身便可滿足我們所想所要。在以前資訊貧乏的年代我們幾經辛苦才知道多些有關埃及、絲綢之路、西伯利亞的故事,這些國度給予我們的想像空間卻也廣闊得多。越繁多越便捷的資訊反而讓很多事情失去了那個神秘的光環。但渴望正正需要一道道謎題去滋養。為了羅賓漢或者亞瑟王與圓桌武士的傳說而想體會中古時代的英國;為了《悲慘世界》和《雙城記》兩本小說而想了解革命前後的法國;為了海滴(Heidi)的故事而想親睹瑞士的湖光山色,這些渴望到底是充滿想像力還是不設實際?每個人都祇能尋找屬於他自己的答案。

當一個地方沒有成為我們渴望的目的地,那一個國度也許會變成旅行團廣告中的一個賣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