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

旅行教曉我的課堂(七)

旅遊討論區時不時會遇上患有「選擇困難症」的自遊人。其他網友發覺他們初訂的行程太緊湊,通常會好言相勸他們删減某些地方或景點。不少人因此感到十分為難,常恨時間太少美景太多。

滿足一切欲求所需要的時間,總是遠超於我們實際可以付出的時間。學懂取捨是編排行程必須的能力。盡覽所有名勝其實是什麼名勝也沒有到過。既然選擇了自由行,何苦給自己旅行團式的行程?

我們對自己的選擇是否無悔無恨,往往影響旅行的體驗。恨錯難返大概是人在旅途上最大的噩夢吧。出門的次數越多,我越發覺行程的選擇並無對與錯,所謂「錯」衹錯在了解自己(或者旅伴)太少,甚至誤解自己(或者旅伴)。多「錯」幾次而最終了解並接受自己的旅遊喜好便不會再後悔。雖說我們希望透過旅行拓闊自己的體驗和視野,但接受新事物畢竟是一個過程,通常非一步可登天。因為旅行而了解自己的局限也未嘗不是好事。

不快的旅遊經驗有時是由於我們把(選擇的)「錯誤」歸究某地某人: 瑞士山區静得嚇人,不說英語的法國人拒人千里,入黑的歐洲城市悶得發慌......把「問題」的焦點放回自己身上,我們應該會獲益更多: 我怕靜,我怕語言不通的環境,我怕悶......

自由行最大的挑戰是學會怎樣運用自由。旅行變得越方便容易,我們的選擇越多不勝數,期望越層出不窮。不學懂怎樣自決,無數人願意越俎代庖─廣告商、旅行社、媒體等等會引導甚至代我們做決定。這是所有自遊人必須面對的旅遊現實,也是享有自由的我們必須面對的人生現實吧。

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寫作、靈修和催眠

看似毫無關係的事情,是上星期與朋友聊起的話題。



靈修幫助我們體會神聖,文字卻往往難以表達神聖體驗。我第二本小說引用了好些自己的經驗。那突如其來的心神領會可以來自禱告、默想,也可以來自大自然、藝術作品。不論啟發自己的源頭是什麼,要說清整個過程確實不容易。靈光一閃那頃刻是直覺的跳躍,是從零到一的頓開茅塞。自己如何從一團混沌變成豁然開朗非我能夠解釋,那是上主成就的開竅。我仍努力嘗試記下每一次神奇的經歷,是希望自己終有一天可以捕捉到箇中的神髓。


靈修可以洗滌心靈、啟發頓悟、經歷神聖, 寫作原來有類似功效。朋友問我曾否在寫作的時候感到自己「親歷其景」。我在另一篇網誌表示過,這正是寫作帶给我的樂趣。任何意念或經歷因我的文字變得活靈活現,自己會感到與那個意念或經歷合一。一股暖流會運行全身,讓自己沉浸喜悦之中。我相信那是赫塞(Hermann Hesse)所講的「輕微的喜悦」。朋友告訴我,這樣的寫作經驗儼如進入催眠狀態,頭腦會更清晰,注意力會更集中。


我最近還發現,這是自足的喜悅,不受外在世界影響。我完成《旅行教曉我的課堂(六) 》後,剛好沉浸在這份喜悦之中。(另一位)朋友讀後與我交互意見,我也覺得文章可加以改善。奇怪的是,任何評語皆無損自己當初那份喜悦。即使我最終力有不逮,無法把文章改得更好,那份喜悦也不會減少。


我們從小認識的成就感十分容易因為别人的比較或評價時增時減。我們也因此誤會自我價值是飄浮不定。個人能力變成我們十分在意的事,祇因沒有能力便沒有成就。大家不斷追求結果(good for something)的時候,善本身(good in itself)對我們而言是全然陌生。


我有時也會因冥想靜坐進入自我催眠狀態。算是幫自己的心靈定時沐浴吧。原以為鬆弛、輕盈的腦袋是促進自己寫作。心明眼淨的狀態其實是先幫自己存在(to be)。

2010年12月21日 星期二

點滴成河的寶藏

有朋友在網誌留言,稱羡慕我熟悉異地。努力去認識自己鍾情的地方是人之常情。況且,克羅地亞對我來說不完全是異地吧。旅與居的體會始終不盡相同。身旁有人不斷告訴我各式各樣的舊事新知,剌激自己的好奇心,我尋根究底的天賦自然發揮到極致。



朋友的留言反而引發另一想法。我約略看一看自己網誌的文章,再查看UTravel網站的遊記,自己也有點詫異。UTravel的遊記自五月至今已累積五十二篇,湊合起來是一本二百頁的書。《寫作與旅行》的網誌篇幅較短,我也不算寫得頻密,但累計也超過一萬字。「積少成多」的老生常談不僅適用於儲蓄,也同樣適用於寫作。不少人問我怎樣完成四本書。答案並不神奇,正是日復一日寫下幾百字的結果。屈指一算,純粹因為自己喜歡寫而留下的文字至少數百萬字。聽起來好像相當驚人。其實祇要堅持每天寫五百字,不消六年便達百萬關口。


字數當然不是重點。這讓我想起趙增熹在某個電視節目的肺腑之言。他提醒想投身音樂事業的年青人,他們必須十分熱愛音樂才可以長年累月堅持下去。趙增熹坦言,他可以堅持十多二十年全因那份熱情。


文字有跡可尋,我們終有一天察覺自己點滴成河。不留痕跡的事情很容易使我們遺忘自己點點滴滴累積起來的寶藏,直到有一天有人羡慕自己對某些事物是那麽熟悉。

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

旅行教曉我的課堂(六)

最近重讀了幾本討論時間的書。當中有關相對論的簡介讓我重新思索一個問題: 旅行與生活感受到的時間為何不同?



相對論告訴我們時間並非一個客觀存在。與高速交通工具的乘客相比,靜止不動的人感受到的時間會快些。換言之,地球的一秒短過高速交通工具上的一秒。我們平常察覺不到祇因我們現有的交通工具速度太「慢」。越接近光速,時間的差異才會越明顯。若乘客二時踏上高速交通工具,完成一趟兩小時的旅程後,他們會發覺車站的時鐘已超過四時。實際上用多了幾多時間視乎交通工具的速度。若乘客可以觀察地面的活動,他們會覺得車廂外的一切以快鏡進行。若旁觀者可以一睹車廂內的狀況,他們會見到所有事情以慢動作完成。


我難以抗拒那並不科學的聯想: 速度可以延伸內在時間和縮短外在時間。我們感到周遭的事情洶湧而至,自己則是疲於奔命,其實是因為自己的心以光速飛行。旅行讓我們的心回到地面、回歸靜止。周遭的一切以不可思議的緩慢速度展現我們眼前。我甚至在旅行的時候體會過永恆。就是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所講沒有過去和未來,祇有永恆現在(Eternal present)那種經驗。如果時間一直停留在現在而沒有流走的話,那確實不是時間而是永恆。


要是我可以把那全然活於當下的狀態時刻帶進日常生活,沒有時間的假象就不復存在。不過,自己並非時常頭腦清醒,有時也會不經不覺跟著外在紛擾的環境前去乘坐火箭。現代人似乎特別容易沈溺在速度中。不然, 我們不會越來越欠缺耐心。所以旅行提醒自己不可任由那顆心不停加速。時間或許像生命其他特質─愛、尊重、勇氣等等─那樣,我們越感到不足而無法付出時間,我們越感到沒有時間。

2010年12月16日 星期四

西藏的困擾

中西媒體報導、分析西藏問題的文章一向壁壘分明。翻閱這些文章的時候,心中那絲困惑不安總是揮之不去。從西藏回來之後,同樣的感覺有增無減。可能因為我以一顆中國心及一雙西方眼睛踏足西藏吧。



從各省市前去援藏的人,多數相信中央的政策大大改善了藏民的生活。單從各地對口援藏的規模來看,中央政府確實動員了全國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去幫助國內這片最窮困的土地。當我身處海拔幾千米的青藏高原而不缺水、電和無線通訊網絡, 我焉能無視中央政府的投放?另一方面,西方的媒體甚至學者相信住房、教育、交通及其他經濟建設是同化藏民甚至消滅藏族文化的陰謀。他們也總能訪問到一些贊同他們觀點的當地人。


世界任何一個政府必然面對正反兩面的評價。中央政府的施政─包括在香港─也不是盡得人心。但唯獨在西藏,一切皆是那麽敏感,動輒引來國際社會關注。其中一個最根本的原因是中西方對西藏主權誰屬持完全相反的立場。我有時會想,受種族和主權糾紛困擾的政府,有幾多個膽敢像加拿大聯邦政府一樣,讓各種族步魁北克人的後塵來一次公投?美國政府會容許印弟安原著民決定是否留在聯邦之內嗎? 什麼才是真正的自決?


國家這概念從來都是充滿爭議,歸根究底離不開土地和自然資源的爭奪。不論是分辨你我、還是同化異己皆會重畫擁有權和管治權。人類似乎從未試過在這個星球單純地生活而不計較誰是誰。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旅遊寫作

有朋友在我的旅遊網誌留下美言,想來實在愧不敢當, 因為西藏的遊記寫起來時感力有不逮。


雖然我同意遊記必須有事實細節為據,但我並不想重複太多讀者可以輕易從旅遊指南獲得的資料。我希望自己的文章以個人觀察、感想為主,背景資料、細節為副。另一方面,我不希望文章變成自己的旅遊日程, 像流水賬般交待自己每天所見所聞所感所想。這樣的遊記不悶壞讀者也苦透作者。遊記要寫得引人入勝,作者必須懂得說故事。人在旅途而發掘到一個地方值得一寫的故事,作者對那個地方多少得有點認識。不然,身在當地也祇會茫無頭緒。作者雖然可以透過詳盡的資料搜集來增加自己對任何題材的認識,但完全以所謂獨立第三者角度呈現的遊記並非我的目標。我希望讀者因為我的文字而發掘到新的視野。若自己對旅行本身或者一個地方不曾有所體會,文章又從何說起?

首次踏足青藏高原彷如去上一個入門課。種種第一印象不過是浮光掠影。回來之後即使稍微惡補還是感到自己孤陋寡聞。我得承認西藏遊記是我寫得最吃力的系列。正如我在「西藏之行」的完結篇所言,走馬看花的旅行也不利自己寫作。我需要時間醞釀才可以梳理思緒。自問已盡力而為,文章還是未如理想。寫作畢竟是一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過程。沒有做好功課便得自食其果。

2010年12月10日 星期五

旅行教曉我的課堂(五)

最近讀了一位朋友的歐遊網誌。那是一趟兩個月長的旅程。他出發篇的一句說話頗引起我的共嗚: 一個兩個月的旅程,我真的好難以一兩個字跟你說明。長途旅行難以形容的滋味到底是什麼一回事? 曾經試過離家兩個月或以上的背包客會明白這樣的旅行並非度假,更不是每天皆活於天堂之中。因此,不能以一句好玩與否來總結。旅途上的點滴需要時間的沉澱,甚至自我的反思才漸漸顯出箇中的意義和重要。



我有時也嘗試用去旅行那雙眼晴、那顆心和那個腦袋去面對香港的生活。最大的難處並非熟悉的地方或重複的事物,而是難以擺脫的身份。由於在原居地眾多的角色,身邊的家人、朋友和同事必然無時無刻提醒自己那張不斷發大的人際網。身在異地一段日子讓我們離開了這張網,我們開始體會到那純然存在(pure existence)的各種可能性。對我來說,那是存在的自由(the freedom to be)。我們才因此可以在旅途上每天皆充滿期待。孩提的時候我們本是如此,成年之後我們透過旅行使自己恢復原來的存在。與陌生人的互動往往帶給我們最棒的旅途體驗,在香港我們自小便得學會遠離陌生人。更重要的一課不是怎樣辨別危險嗎? 迷上長途旅行的人大概都十分珍惜這些單純面對自我的時刻。回到香港最不習慣便是與這份神奇的感覺再一次失去聯繫。


旅行可以是一種人生修行。這大概可以解釋為什麽不少人在人生道上感到迷惘的時候會迸發一股遠遊的衝動。我們想知道自己什麼皆不是的時候,自己到底是誰。

2010年12月5日 星期日

克羅地亞旅遊節目 (三)

台灣的旅遊節目走訪了克羅地亞的Pag島有點意想不到。島的北部因為氣候的影響,是荒蕪之地。Pag市是比較偏北的城市。製鹽是該市最大的產業。至於著名的乳酪,主要生產基地位於小島中部的Kolan地區。遊人可以參觀那裡的乳酪工場,而且還可以試食哩。



克羅地亞的無花果還真是不得不提。祇要大家小心細看,沿海城市的馬路旁有時也會見到無花果樹。在香港買一盒十多枚的以色列無花果動花上百多元。在克羅地亞付出同樣的金額可以換來十公斤新鮮清甜的佳品。


克羅地亞人稱為pršut的風乾火腿與香港人熟悉的意大利巴馬火腿異曲同工。我很早已嚐過這地道特產,全因它是老公至愛美食。雖然我對pršut不及老公瘋狂,但風乾火腿配無花果確實是一絕。


富有傳統色彩的活動非Pag獨有。夏季的日子,克羅地亞各大小城鄉都忙於慶祝自家的節慶,簡直花多眼亂,亦是克羅地亞最熱鬧的時候。至於其他天主教慶典和地方節日其實每個月都有,遊人可以各取所好。


喜歡歐洲古蹟、歷史與文化的朋友不去Dubrovnik無疑是一個損失。與此同時,大家得接受古城如潮水般洶湧的遊人。除了夏季那數個月以外,二月三日是另一個使古城水洩不通的日子。Dubrovnik的聖徒節已超過一千年歷史,是古城最重要的節慶。

克羅地亞旅遊節目 (二)

台灣的克羅地亞旅遊節目原來共三集。大家欣賞第二集之前又請忍受我多言幾句:


在克羅地亞逛市集是我最愛的活動。同道中人記緊要在早上前去,因為很多攤販祇營業半天。香港可能還有少數地方保留這類最地道的傳統市集,克羅地亞的大小城市卻一直延續這個傳統。更重要的是當地人仍售賣本土種植的蔬果和各式自家製的飲食。克羅地亞夏天出產的番茄,新鮮香甜兼多汁肉厚,以同樣的價錢在香港絕不可能吃到。首都的Dolac市集與香港人有點淵源全拜成龍所賜。當年幾乎使他喪命的電影就是在克羅地亞拍攝。市集也曾出現在電影中。


Motovun是我十分想去的中古城鎮。與古城接連的公共交通比較疏落,自駕遊是最方便的方式。建於小山丘之上的Motovun被兩層城牆保護。市內最古老的地區位於山頂。城下的Mirna河谷,除了盛產松露的森林之外,還包括大片葡萄園。想一試Motovun的美酒佳餚,十月份的松露節及十一月份第一個週末都是不容錯過的時間。此外,離Motovun不遠的Buzet也是Istria半島另一著名的松露之城。


除了最著名的十六湖國家公園和Krka國家公園之外,克羅地亞還有六個國家公園,每一個其實都各具特色,可滿足大自然愛好者的不同喜好。


大家可能不太相信我還沒有見過滿街古羅馬人的Split。Days of Diocletian舉行的時間是八月下旬,我確實未嘗在那段時間留在克羅地亞的家。且看今年是否有機會親睹時光倒流的情景。

2010年12月4日 星期六

克羅地亞旅遊節目 (一)

大中華地區介紹克羅地亞的旅遊節目獨欠香港的製作。或許千島之國不適合旅行團式的本地旅遊節目吧。


最近收看了一個水準不錯的台灣旅遊節目。克羅地亞美麗的國土、豐富的文化、友善的民風盡顯其中。大家細意欣賞之前容我補充幾點:


喜好生猛海鮮的中國人在克羅地亞沿海的省份確實會大樂。若大家喜歡親自下厨,去魚市場轉一圈絕對是不容錯過的尋寶之旅。亞得里亞海確實有不少奇特的海產。不過,早起的鳥才吃到魚。Pula的情況我不太肯定,但Split和Dubrovnik的魚市場早上八時之後難覓好東西。


節目中那個炭燒烤鍋真是聞名不如見面。老公以前形容過一次给我聽。炭燒烤鍋是克羅地亞農村家庭必備之物。據老公的回憶,他嚐過用炭燒烤鍋烹調的豬和羊,他那時的樣子甚回味哩。不知道婆婆的家會否珍藏了一個類似的烤鍋?


至於克羅地亞人跳崖之舉也不是Pula獨有。在其他小島甚至Dubrovnik的城牆上都可以找到適合的懸崖和海灣作此壯舉。不容置疑的是,克羅地亞沿海各地的人甚好此道。那種浩似飛翔的感覺大概會使人成癮吧。


節目中不時提到的沙甸之鄉Fažana鄰近Pula,乘公車過去十分方便。打算前往Brijuni國家公園的遊人更必須在Fažana轉乘渡輪。不過, Brijuni國家公園不容自遊行, 大家可以在Fažana參加認可的本地團。

2010年12月3日 星期五

克羅地亞的海岸

CNN的美言即使沒有大大促進克羅地亞的旅遊業,也會使更多人認識千島之國的明媚風光。


看著維多利亞港一直變窄,吸著香港越來越差的空氣,我更加覺得亞得里亞海海岸的大自然氣息彌足珍貴。不斷增添旅遊設施的克羅地亞同樣面對發展與保育的問題。尚幸這個歐洲小國是先有國家公園、自然公園、文化古蹟才發展旅遊業,當地人應該不會容許發展商在十六湖國家公園旁建大型的豪宅屋苑吧?我當然希望當地政府可以堅守已立的法例,禁止古城區的舊建築物被拆毀。


CNN的報導提到一眾明星鍾情克羅地亞海岸反而叫我有點皺眉。他們駕駛私人遊艇往克羅地亞遊山玩水早已見慣不怪。事實上當地的追星節目時有報導這些名人明星在千島之國度假的情況。去年我見到一艘全黑的巨大遊艇停泊在Split的舊城旁。我還告訴老公,從未見過如斯其醜無比的遊艇。後來我們才知道那是Giorgio Armani的私人遊艇。我依然覺得那龐然大物當時有損Split的市容。


至於他們想買別墅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報導提及他們想買下一些小島。我可不太想見到亞得里亞海被劃成一個個私人俱樂部。據我所知,克羅地亞沿海上千的島,有些確實是私人物業。原居民會否抵受不住金錢的誘惑?我的成長經驗告訴我,一個僅僅依靠地產來發展的地方,是走上一條景況堪虞的不歸路。除了尋找或者創造新的土地來買賣和發展之外, 舊有的土地也不過是循環再「增值」來買賣的資產。